10月5日,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发生食物中毒事件:9人家中聚餐,期间一起食用了自制的酸汤子(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),导致7人死亡,2人抢救。黄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,一次性只需要摄入20毫克,就足以致命,即使只摄入1毫克也很有可能会致癌。像平时,筷子和食物上的黄曲霉素还比较明显,发了霉长了毛的东西只要不傻不瞎,谁会去狼吞虎咽的把它干掉呀,所以大可不必担心。
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天天炒菜用的油,黄曲霉素的耐热温度将近300度,想靠高温把它干掉,基本上不可能,而这东西的主要来源就是发了霉的米类和豆类,家里的大米、花生、豆类。如果发的霉都可以轻易的用肉眼看见,但是如果炸成了油,不经过专业机构的检测是谁也没办法分辨的。问题最大的就是家里老人爱弄的土榨油,无论是任何的三无产品,只要是带一个“土”字,就和纯天然挂上了钩。什么土蜂蜜、土鸡蛋,而且这些土榨的花生油都是新鲜的,花生大豆丢进这个机器里,鲜榨出炉,那这食材既然没有问题,是哪里的问题呢?问题就出在了这个机器上,简陋的压榨工艺,和多久之前残留的残渣,才是黄曲霉素的温床,专业的食用油加工是一项高度极约化的工艺,并且会有降低黄曲霉素的技术。这些小作坊根本就不具备,一些黑心老板甚至为了提升口感,还会加入香精。让消费者吃了还得赞叹一句,对,土榨的就是不一样,最后得了病都找不出问题。最后,购买食用油认准包装上的“SC”标志,并且告诫自己的家人,相信科学和现代工艺不只是油。根据《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》,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生产的食品,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“QS”标志,新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“SC”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。
